垃圾焚烧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
- 时间:
- 浏览:0
- 来源:垃圾分类网
垃圾焚烧炉是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核心设备,通过高温燃烧将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,减量化、无害化并实现能量回收。以下是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简要说明:
一、垃圾焚烧炉的结构
垃圾焚烧炉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:
- 进料系统:
- 包括垃圾料斗、抓斗和进料斗,用于将垃圾从储存区送入炉内。
- 通常配备液压或机械装置,确保垃圾均匀进入燃烧室。
- 燃烧室(炉膛):
- 主燃烧室:垃圾在此进行高温燃烧,温度通常在850-1100°C,以确保有害物质完全分解。
- 二次燃烧室:用于进一步燃烧未完全燃烧的气体,温度一般高于1100°C,确保二噁英等有害物质被破坏。
- 炉排系统:
- 常见类型包括往复式炉排、流化床和旋转窑等,用于支撑垃圾并促进其翻动和充分燃烧。
- 炉排下方通常有通风装置,供给一次空气以助燃。
- 空气供给系统:
- 提供一次空气(助燃)和二次空气(促进完全燃烧),通过风机和风道控制氧气量。
- 部分系统还包括预热空气装置,提高燃烧效率。
- 余热回收系统:
- 包括余热锅炉,回收燃烧产生的热量,用于产生蒸汽或发电。
- 热量通过烟气传递到锅炉中的水管,生成高温高压蒸汽。
- 烟气处理系统:
- 包括除尘器(如布袋除尘器或电除尘器)、脱酸装置(如喷射石灰浆)、活性炭吸附(去除重金属和二噁英)以及SCR/SNCR脱硝装置,确保排放符合环保标准。
- 控制系统:
- 自动化控制系统监控温度、压力、氧气含量等参数,调节进料、空气和燃烧过程,确保稳定运行。
- 排渣系统:
- 用于排出燃烧后的灰渣,通常通过水冷或干式排渣装置送至灰渣处理系统。
二、工作原理
垃圾焚烧炉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化学反应,主要包括以下步骤:
- 垃圾预处理与进料:
- 垃圾通过抓斗送入料斗,进入燃烧室前可能经过简单分拣或破碎,以提高燃烧效率。
- 燃烧过程:
- 干燥:垃圾在炉排上受热,水分蒸发。
- 热解与气化:高温下,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,释放可燃气体(如CO、H₂、CH₄)。
- 燃烧:可燃气体和固体残渣在充足氧气下燃烧,释放大量热量。
- 在二次燃烧室中,未燃尽气体进一步燃烧,减少有害物质排放。
- 热量回收:
- 燃烧产生的热烟气进入余热锅炉,加热水生成蒸汽,用于发电或供热。
- 烟气净化:
- 烟气经过除尘、脱酸、脱硝和吸附等处理,去除颗粒物、酸性气体(如SO₂、HCl)、重金属和二噁英,达到排放标准后通过烟囱排出。
- 灰渣处理:
- 燃烧后的炉渣(底渣)和飞灰分别收集,底渣可用于建材,飞灰因含重金属需特殊处理(如固化后填埋)。
三、常见焚烧炉类型
- 机械炉排炉:适合处理城市混合垃圾,结构简单,运行稳定,广泛应用。
- 流化床焚烧炉:垃圾与高温砂粒混合,燃烧效率高,适合预处理后的垃圾。
- 旋转窑焚烧炉:适用于危险废物或高湿度垃圾,燃烧均匀但成本较高。
四、优点与挑战
- 优点:
- 显著减少垃圾体积(约90%减容)。
- 能源回收,减少化石燃料使用。
- 有效处理有害物质,降低环境污染。
- 挑战:
- 初始投资和运营成本高。
- 烟气处理需严格控制,避免二次污染。
- 公众对二噁英等排放的担忧需通过技术和管理解决。
总结
垃圾焚烧炉通过进料、燃烧、热量回收和烟气净化等步骤,将垃圾转化为能量和无害物质。其核心是高温燃烧和严格的排放控制,结构复杂但功能高效,是现代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技术手段。